宝宝睡觉时偶尔会忍不住的打颤、手脚抖动,这是什么原因?正常吗?宝妈们常说的“打颤”,可能与惊跳反射有关。
惊跳反射,我们又把它叫做拥抱反射或莫罗反射,它表现为:当有突如其来的刺激时,如突然出现较大的声响,甚至是当宝宝感觉到你的触碰时,就会拱起背来,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有时甚至还会大声啼哭。宝宝的这些表现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且会在宝宝3~4个月大以后逐渐消失,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
其次,宝宝在睡觉时出现惊跳,还和他大脑皮层发育有关。人类的四肢活动主要靠皮层下中枢来控制,但由于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所以他在睡觉时会出现四肢不自主、无目的的抖动。但随着宝宝大脑皮层发育的逐步成熟,他四肢活动的“控制权”便逐步由皮层下中枢转移到大脑皮层,四肢的这种不自主抖动亦逐渐消失。
再者,当宝宝做梦了、没有安全感时,也可能发生突然惊醒、打颤,或者是睡着睡着突然大哭等表现。
以上三种导致宝宝睡觉“打颤”的情况,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无需担心。但当宝宝出现以下这些表现,家长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双眼上翻,口吐白沫,颜面、口周发绀,四肢强直抖动,呼之不应。
这几种是小儿惊厥的表现,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由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发病率很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面对宝宝“惊厥”,家长应该:
1.尽量保持镇定,避免过度慌乱;
2.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或直接侧卧位;
3.迅速上抬下颌清除孩子口腔及鼻腔内分泌物,以及食物残渣等,保证口鼻呼吸通畅;
4.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检查之后医生会对孩子的病情作出判断。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