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癫痫病科普中心 > 病理病因 >

癫痫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内放电异常同步化所导致的慢性病,其特点是持续存在能产生癫痫发作的脑部改变,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异常。

  对于癫痫的发病机制近年来的研究众多,但目前仍不能阐明癫痫发作,但一些重要的发病环节已为大家公认。

  先,神经元异常放电及其扩布,神经元异常放电是癫痫的病变基础,而异常放电的原因主要是离子异常跨膜运动所致,后者的发生则与离子通道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调控离子通道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功能障碍又是引起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离子通道蛋白和神经递质多数是以 DNA 为模板进行代谢的基因表型产物,因而其异常往往与基因的表达异常有关。

  其次,起步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要变为成千上万神经元高度同步化放电就必须通过神经元间连接通道多方向扩布。神经元间的连接通道有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后一种连接方式称为突触连接,是人类神经元连接的主要方式。

  有研究表明,癫痫病人神经元突触有明显的功能异常,这种病态突触通过突触囊泡的快速循环再生使正常情况下每秒仅能传播数次或数十次神经冲动的突触传递功能增加到数十次到数百次/秒,使痫样放电得以迅速扩布。

  癫痫的发生机理至今尚未清楚,它涉及遗传的、解剖的、生理生化的、病理生理的、免疫的范围,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1、癫痫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脑内癫痫病理改变和促发因素三者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都不可能导致癫痫发生。

  2、脑神经元的膜电位不稳定,惊厥发作的阈值下降,并出现异常放电是癫痫发作的实质。

  3、每次的癫痫发作都包含起动、发作性放电的维持与扩展,以及发作性放电的抑制3个不同而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脑内钠、钾、钙、氯等离子的传导,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及抑制性神经递质(如 γ-氨基丁酸)均起重要作用。

  癫痫危害极大,平时要注意进行相关预防。一旦患病要积极进行专业检查和诊断,找出病因明确病情后针对性治疗。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还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随时为您服务!